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风采 > 建国风骨何灿灿 魏武雄心胜始皇

建国风骨何灿灿 魏武雄心胜始皇

2011年05月03日 09:19:10 来源:鞍山市台安新开中心校 访问量:1000

            张荒小学    管爱军

欣闻曹操纪念馆落成,海内外征集诗联庆贺,以彰其功德。亳州佳惠,千古幸甚。

    史载曹操生于乱世,本性无考,东汉末年晋爵魏王,汉禅魏后追谥武皇帝。甄别其政,古今褒贬不一。但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公认的中国历史天际的一颗巨星。

徜徉于历史的长河,暂别尘世的喧嚣,仰望夜空垂钓,梦回波澜壮阔的三国。在泰山之巅欣赏他豁达大度,起伏迭宕的人生魅力。眺望沧海,感悟他苍郁、勃发、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三国风云大浪淘沙,其人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几人能“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何人能凭英雄本色,笑傲江湖?纵观历史,三国群雄,唯有曹公。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世人若能看破人生的荣辱成败,必是人中之杰。曹操便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在他生动的人生之旅,贯穿着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其中或史实,或民间传说,其蓝本更多来自陈寿的《三国志》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至今年代久远,各种说话艺术的广泛传播,因此他形象多样,性格颇为复杂。总而言之,他重治制、兴屯田“慷慨以任性,磊落以史才”。其诗文的清俊通脱,政治军事的高超单越,作为四史之一的《三国志》魏卷《武帝纪》评价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至于随时代的发展,到罗贯中《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倾向,这与当时元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有关,当历史的看。历史如此扑朔迷离,曹操的故事色彩也愈加神秘。其善其恶、其智其疑尽在惑而不惑、率真而又奸猾的人生本色及他苦闷的人生追求。

    毋庸置疑,曹操是伟大的文学家,建安文学的诗宗,鲁迅先生称赞他是“政造文章的祖师”。在《三国志》中记载他“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并且擅音乐通书法,博学而兴趣广泛。他的诗“感于安乐,缘及而发”吸取并继承《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髓,并能站在政治的高度,吞吐日月,纵横古今,客观真实的反映社会现实。其诗境已经超过《诗经》及汉乐府。

    他是能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独立思考的人,复杂的情感颠覆正是他的真。读那些脍炙人口的四言诗,如《观沧海》多么豪壮的笔调,“水河澹澹,山岛竦峙”,苍劲有力,气象恢宏。感于其五言诗《蒿里行》,更是以血和墨的悲壮,“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被后世赞为真史诗。诗人身历忧患,于乱世进取,何尝又不会心生“年暮之感,徘徊于心”的人生苦闷?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身为丞相,人臣之贵以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他行文突破前人的思想传统,从国家与个人角度分析,忖度利害。在思想上融儒道法纵横家思想于一炉。“蓬莱文章建安骨”,现实性、抒情性与气壮美相结合的曹操诗文,是充满智慧的,真令后世汗颜。曹操是打不倒的巨人,他在政治军事的杰出才能与他的建安风骨浑为一体。

    时势造英雄。三国的历史是一部群雄斗志斗勇的历史,是英雄、枭雄、奸雄的熔炉。曹操是有雄心有野心的政治家、军事家。建安元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然各怀异志,散伙后忙于回家抢地盘。曹操却乘机兴“青州兵”,“奉天子以令不臣”迎汉献帝迁都许昌。他凭非凡的气度、超人的才智,逐步登上东汉王朝的政治舞台。他雄心万丈,而又是骑虎难下,从历史发展来看,若说其有野心也是逐渐膨胀的。后人评价他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专横的“奸相”,作为统治者只要能使百姓过上太平富足的日子,如何遣词修饰是后人所持立场观点不同而已,无所谓谁是绝对的正确。世上有绝对的事理吗?其实曹操何尝不想做一个万古流芳太平的“贤相”,辅佐汉室复兴,以更符合封建道法观念及封建氏族思想。可残酷的封建现实却逼着他往前走,每前进一步都背水一战。“不慕虚名而处实祸”的他如是说,“若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况且东汉末年,国家政治名存实亡,国家机器处于瘫痪状态。各割据势力哪个不是野心家?假如没有曹操,又来了何进何出,董卓胡卓之类的療臣,天下百姓又将如何?

    再从曹魏的历史来看,曹操的政策是攘外安内、稳定中州、巩固边疆,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逐渐强大起来。曹操自兴兵起用近三十年八方征讨,平吕布、剿袁绍、平定中原、诱降荆湘。他最终的目标是统一中国,使国家、百姓免于近百年来相互征讨割据的局面。翻开历史看看蜀汉和东吴此前此后都做了些什么呢?不也一心想统一中国,变成家天下吗?目的动机都是为百姓安居乐业着想,说什么正义、正统之类的话?在今天看来,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人民的天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到死也不肯称帝的唯曹操罢了,挨骂的也是曹操,曹操何其冤枉?若论能力和功绩,曹操是既能决外事又能定内事的英才,称职担当治理国家的大任。若把当时的国家大事放到今日公投,曹操、刘备、孙权应该是523关系。曹操为什么称帝?应该有三点:一是他的统治集团正处在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需要封建礼教的维系。司马懿不可以委以重任,从家族利益来说,这是他最担心的。曹丕能够守住基业,给子孙一个创业进取的机会,历史也证明了他的正确判断。其二是从曹操当时的地位及其诗文的风骨可以看出,他从内心来说不稀罕这“皇帝”二字,在他的内心世界所尊崇的是孔孟及纵横家的思想。崇拜三皇五帝,至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他并不十分放在眼里,破六雄易破二人难,毕竟吴蜀尚属汉王朝的家事,都是炎黄子孙,还是先让老百姓过几天太平日子,待兜鼓着、仓满着、草长马肥时出兵威吓其降,乃为上策,这也是他后来军事上失败的原因之一。最后关于曹操的身世与他的性格至关重要,他出身于清廉不齿的宦官家庭,况且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两汉有重家世、经术的传统。因此他内心感到深度自卑,使他天然本能地对封建传统思想持反抗态度。有一句关于他人生成败的话我看不应该盖棺论定,《三国志》记载“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理解成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并不错,不应提倡,但这里并没有像作为小说的《三国演义》中有情节故事的说是“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三国志》中的人并没说人代表天下,只不过后人的推测批注罢了。与今天我们推测这句话中的“人”具体指某人或某一类人,是一样的推测,这点对曹操的人生论定很关健,古今中外,除曹操还没人敢说这样的实话。试想,哪一位官爷敢在大庭广众下说我贪污了500万大洋,吃香的喝辣的,爱咋咋地?这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曹操对那些满腹经术人伦且戴着假惺惺面具去践踏人性的封建贵族官僚士大夫等强烈的讽刺和抨击。作为正统的刘皇叔及世袭王侯孙贤弟若能从大局出发,多体谅曹丞相忧世不治的苦闷,来个三方会谈,弄个联邦制,何尝不是天下太平?在生产力得以迅速恢复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不愿做皇帝的曹操,有可能搞个“君主立宪制”,推进国家民主和社会文明化进程,从今天看似乎荒唐,但符合人类发展的构想及历史前进的趋势。既然说曹操是极端利己主义者,但从他个人角度出发,他明知人生苦短,当然最想做的是和平统一中国,名垂千古的第一首相,最好取消皇帝这个说法。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能记得曹操赤壁兵败时逃亡路上的三次大笑。他笑什么?笑自己!笑刘备孙权集团!此时荣辱成败彻底置之度外,这种包容宇宙的胸怀,非真英雄所不能为。

    在重民主讲人权的的当今社会,我们应当尊重那些曾为中国历史做过贡献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积极地探索才启迪后人思考,使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打破传统落后的思想桎梏,告别苍蝇似的视觉搜索,鉴史明志,在不同的社会意识中挖掘人类进步的因素,尤其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其实,历史上那些圣贤、仁君、名仕也是相对而言,曹操的一生是生动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客观唯物地说他求贤若渴,疑中不疑、不疑中疑的率真性格及对人民大众力量认识不足是他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若唯心地说上帝跟他开了一次玩笑,但上帝错了。当年赤壁之战“东风不与周郎便”断想统一中国的魏王凭其雄才大略,何尝不会使中国的大唐贞观之治提前四百余年,一个国民富庶,无外忧内患的政权完全可以避免这其间(北魏到大唐)四百年间朝代频繁更替的血腥自伐。而历史却永久定格在公元208年,使他最终成为三国鼎立的奠基石。

                                                                 本文写于赤壁之战1800年后曹操纪念馆落成

                                                            

编辑:田荣海
上一篇:我的这个班
下一篇:教育是爱的源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鞍山市台安新开中心校 特此声明。